處暑怎麼養生?
處暑養生
處暑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夏天結束了,就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這個時期,氣侯逐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保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馬鈴薯、梨等;多吃鹼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適量增加優 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此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處暑處暑後防曬不可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天文專家提醒說,處暑後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指數較大,這個時候公眾不要因為天涼快了就忽視防曬,千萬不要被「秋老虎」傷了皮膚。
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泡、脫皮等現象,這是遭受陽光毒曬而留下的紀念品。肌膚曬傷要趕快實施搶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膚過度負擔,以舒緩、鎮定發紅髮熱的皮膚為先,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才能加速細胞修護、再生,緩和皮膚曬傷的症狀。
若皮膚輕微發紅髮燙,可用棉片蘸冰水敷足夠長的時間,直到皮膚恢復本來的顏色和溫度,然後就可以用溫和的潔面乳來做清潔,洗完後擦一些保濕水補充一下水分就行了。
若疼痛紅腫,就說明皮膚已經真正曬傷了,可先用冰水敷,還可以用天然蘆薈膠輕輕塗在皮膚上鎮靜消炎。
若起了疹子,說明皮膚已經曬過敏了,應該避免讓皮膚再次受到強烈陽光的傷害。若起了水泡就是更嚴重的曬傷,什麼產品都不要用了,應該避免摩擦皮膚使水泡破裂,用冰水拍臉也要非常小心。
清潔皮膚後,除塗一些曬後修復化妝品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綠色植物、蔬菜和水果也是很好的修復品,下面就是一些簡單的曬後修復方法,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黃瓜:皮膚曬傷後,可用黃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膚上10分鐘,清涼透入皮膚,疼痛自然消減。黃瓜汁水分豐富,包含的維他命C能增強皮膚的再生能力,既可補充皮膚失去的水分,又可治療脫皮現象。敷後身體要用水沖洗乾淨。
蛋清: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協助皮膚生長。
西瓜皮汁:西瓜皮汁具有清潤的效果。曝曬後,可以用西瓜皮搗汁,摻入蜜糖做面膜,其漿力更強,不會出現滴漏情況。整個敷面過程約15至30分鐘,之後用清水洗淨臉龐。
蜂蜜:蜂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葡萄糖等,能滋潤美白皮膚,還有殺菌消毒的功效,使傷痛早癒合,皮膚恢復光澤。
處暑時節防「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秋乏」是人體要休整
暑天結束後一般早晚的溫差增大,且秋高氣爽,人們會感覺比較舒服。此時人們為什麼還會感覺乏呢?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由於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境調節,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較多的「老本」。
秋季雖然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由此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預防「秋乏」四步曲
一是睡眠充足
夏天晝長夜短,天氣悶熱,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處暑後天氣變涼,就該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盡量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並要早睡早起,以提前進入「備戰「狀態,防止上班犯困。也可以適當午睡,這樣利於化解困頓情緒。
二是飲食清淡
保持飲食清淡,合理營養。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及酒等。從中醫上講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對人身體的危害。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
不吃油膩食物。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易使人睏倦的酸性物質,應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於提神醒腦。這是因為果蔬中的維生素作為輔酶能協助肝臟把人體疲勞時積存的代謝物盡快排除掉,同時蔬菜和水果為鹼性食物,其代謝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三是加強鍛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以早晚為好。只有體能充足,才能戰勝季節交替時身體的不適。
1.登山、散步、做操等,簡單運動有助於情緒平靜解除秋乏。
2.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
即使在不疲勞的時候,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舒適。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四是室內養植物
「秋乏」狀態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係,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
宜選擇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和綠蘿等。
客廳適宜養植常春籐、無花果、豬籠草和普通蘆薈。這些植物不僅能對付從室外帶回來的細菌和小蟲子等,甚至可以吸納連吸塵器都難以吸到的灰塵。
辦公室適宜養蘆薈和吊蘭,它們能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把被認為能致癌的甲醛轉化為像糖或氨基酸那樣的天然物質。
初秋老人保養要注意五方面
處暑時節,白天炎熱,晚上涼爽,晝夜溫差大,年老體弱者往往來不及適應。所以老年人更要注意保養。
1.飲食:營養要跟上
因天氣熱,出汗多,會損失大量蛋白質、維生素,更會丟失水分及電解質,所以老年人可以每天喝點牛奶,吃一個雞蛋,適量的豆粥、魚及瘦肉,以補充鈣質和鐵。多吃水果、青菜,比如每天吃一個香蕉、一個西紅柿,既可補充維生素又可補充鉀離子,還可預防便秘。吃一些西瓜可以補充水分並有利尿的作用,香瓜和哈密瓜應少吃,每日最好飲水或豆湯1000ml以上,以補充丟失的水分。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比較適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另外,常食沙參、玉竹、蓮子粥、百合等清涼補食,既能防熱,還能益氣。但有些人腸胃不好,經常腹瀉,就不適宜清涼補身。
進入初秋,很多「苦夏」、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主動或被動地開始貼秋膘;一些老人更講究主動貼秋膘。不過專家提醒人們,不要急著貼秋膘。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
2.環境:調節利保健
有些人在出汗後喜歡馬上用涼水沖澡,還有些人則選擇大量喝冷飲,更有甚者,乾脆在地上鋪上涼席就躺下了。其實,如果這樣不在意的話,很可能會導致陰暑。陰暑也是中暑的一種,其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濕的入侵。所以,在消暑時別太貪涼,要預防陰暑的發生。
室內空調的使用要得當,建議室內外溫差保持在5℃左右,避免著涼感冒,還應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將家中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混濁、潮熱。另外有慢性病不敢使用空調的老人,要物理降溫,如電扇前放盆水,常用水擦洗身體。老年人出汗多,更易發熱,要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應勤洗澡、換衣服,內衣要以純棉製品為主,既能吸汗對皮膚又無刺激。這時節更應早睡早起,保證休息時間。有條件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時,讓大腦和腸胃都休息一下。
3.鍛煉:「不累」是標準
活動對老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早晚可去室外散步,適量做些運動,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運動量和運動方式應有所差異。夏秋季節,中午氣溫偏高,應盡量避免室外活動,特別是患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室外炎熱的天氣,會使血壓急劇升高,增加了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
早晚氣溫相對低,因此可以在早晚適當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爬山等比較適合中老年人,注意不要過度運動,否則更容易感到困乏。
4.防病:「老毛病」易復發
不少關節炎患者因為立秋過後不注意保暖,還經常吹空調、吹電扇,結果導致舊病復發。此外,像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老毛病」,在這個階段復發的概率也很高。
除了慢性頑疾外,像秋後腹瀉、胃炎和腸炎等,在這個季節,稍不注意,也很容易發作,而且久治難愈。另外,老人在這個多變的季節裡,也容易感冒、發熱。因此,專家提醒,在立秋過後,每日早晚的溫差較大,老年人在入秋後更要特別注意保健防病。
除此之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發作,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除了要留意溫差變化,適當添衣之外,在平時也要多做一些運動。
夏秋更迭之際也正是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不要讓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要吃過多的冷飲料,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腳;夏天時很多人喜歡開空調睡覺,但立秋以後的睡眠,要特別避免受涼氣侵襲,晚上睡覺溫度低時,要注意保暖。老年人起床動作宜緩慢,做到「三個半分鐘」:起床前伸個懶腰床上坐半分鐘、床沿坐半分鐘、下床站立半分鐘,然後洗臉、刷牙,適量飲水。
5.出遊:秋後出遊要「六防」
一是防意外。老年人出遊時,行動宜謹慎小心,坐車、乘船、登山時均要結伴而行,相互照料;同時,要精心安排旅程,盡量減少勞累。二是防過敏。過敏體質的老人,要盡量迴避有花處,或事先口服防過敏藥物。三是防暈動。經常暈動者,可隨身攜帶相關藥物,並於行前半小時服用。四是防跌倒。老年人外出時,最好帶上手杖以防跌倒;一旦跌倒,不要急於扶起,應弄清原因後再作處理;如跌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可能與道路有關,注意是否骨折;若跌倒在廁所裡,可能是由排便引起的暈厥或腦血管意外;如面色蒼白,脈搏不清,經簡單處理後要速送附近醫院診治。五是防痢疾。在外就餐時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生、冷、不淨之物。六是防感冒,秋季天氣變化無常,外出時要帶足衣服,攜帶雨具;不要坐在潮濕的地面上,切忌迎風而立,避免受涼;睡前要用熱水洗腳,睡時適當墊高腳部,以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
返回【二十四節氣】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