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的民間習俗
寒露習俗之登高
重陽節習俗已登高習俗最普遍,寒露在重陽節前後,此時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最是賞秋景的最好時節。而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
寒露習俗之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陞”。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
寒露習俗之觀紅葉
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最是觀紅葉的的時候。而對於北京人來說,去香山登山看紅葉已經從成為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寒露習俗之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蟋蟀兒,致使一隻好蟋蟀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寒露習俗之秋釣邊
如果說鬥蟋蟀是北方人的最愛,那麼寒露秋釣邊就是南方人的情有獨鍾。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寒露習俗之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返回【二十四節氣】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