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網:星座占星的發展和歷史:中國的占星術
中國的占星術
在這東,人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進行占卜了。與此同時,中國的宇宙起源體系也隨著它(特別是醫學方面)的應用而形成。占卜者使用的是一些事先在幾個確定點上挖空的牛肩胛骨或烏龜(以智慧著稱,壽命很長,因此通過它可得到好的建議)的甲殼。在向國王的一位祖先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把一根灼熱的小棍放進一個個空洞裡。對在勢力作用下產生的裂痕或圖形(甲骨文,《易經》的前身)的解釋可以預言未來。在中國北方發現了公元前4000年進行占卜的最早的遺跡。
在商朝(公元前1500~1030年),一些占卜者常年在國王身邊效勞,以便確政策和管理政權,瞭解狩獵是否適宜以及下次的食將有利還是不利。同樣的問題被刻在甲殼或骨頭上,如按照一邊正面一邊反而的方式。人們發現上面有如此細小的文字,以為是秘密的檔案資料。現在清點出來的神論文字有100,000個以上。
甲骨文引起了中國當局的注意,他們決定在商朝最後的首都安陽(河南省)進行發掘。探索工作從1920年開始,一直進行到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為止,懼到的殘片共有150,000件以上,在骨頭上占卜的方法,隨著商被西周(公元前1050-771年)推翻而消失了。《易經》成了新的神諭,人們用蓍草這種神聖植物的莖來向它提問。這部分充滿智慧的文獻,以陰陽的配合為基礎,其組合可以創造萬物。
從在中國發現的殘片來看,亞洲占卜的史料也在西藏這個戰亂較少的地區保存下來。在那裡發現了中國神秘的國王伏儀(公元前2852-2738年)的教導,他寫了一本關於占卜術和占星術的書。根據傳說,在他統治的時代,國內來了一個馬身體頭的妖怪,背上刻著八卦,都是由三根線條組成的符號,這就是《易經》的基礎。
小知識:八卦:
與方位基點相聯繫的八卦,每一卦都像征一種行動方式、一種態度、一種特徵、一種神諭。
黃帝
依靠對著天空的觀察和忠臣歧伯的協助,黃帝確定了陰陽、五行、十方和十二宮的完整體系:中國的占星術由此誕生。他在公元前2637年確定了曆法的開端,這種按照重疊的年份週期和由月球確定的月份建立的曆法是如此準確,以至於一直有效。天宮圖與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密切相關,能夠使人作出日常的或重要的決定,確定日常生活中辦事,舉行世人和宗教儀式的日期,同樣也用於選擇配偶。
公元前三世紀,中國哲學家鄒衍把這些這說應用於政治,斷定朝代都受本原(火、土、風和水)的統治並且連續地接替下去,政府應該依靠神諭與天體的規律一致,否則政權就會崩潰。
中國的占星術熟悉陰陽、五行和宮,與西方一樣把天象分為十二宮。不過她利用的是111顆星辰,其中有西方占星術裡著名的行星。
小知識:《史記》中關於鄒衍的事:《孟子荀卿列傳中》:“齊有三鄒子。其前鄒忌,、、、先孟子。其次鄒衍,後孟子。、、、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避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 所以此人生在孟子之後,他至少見過梁惠王,燕昭王,平原君等。梁惠王在公元前336年,昭王招賢在前311年,趙勝在前298年封平原君。即使他見梁惠王為30歲,那麼在前280年時已經八十多歲了。另外,〈呂不韋列傳〉也稱其死在在荀子出道之前,而韓非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荀子五十才廣收弟子,項少龍之時,鄒衍應該早死了,二人不可能相遇的。鄒衍是齊人,卻幫燕王破齊國,在戰國大家無所謂,現在看 來是叛國者。他的學說是五行轉移,五德主國運,確實是很能挑動國君的心思,無怪乎大受歡迎了。鄒衍的地理假說,中國只是地理表面的八十一分之一。而且 世界分九州,中國是其中神州的赤縣。而且九州被海洋包圍,相互間無法通行。這些話和地球表面海洋為主,陸地分離十分類似,當時如此資料貧乏之時,鄒衍能推測得如此接近,真是不簡單。
返回【星座知識】頻道